EDA365欢迎您登录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x
不规则电路设计对辐射与阻抗的影响 % D# b$ I0 \" \" [( B* Z
5 T1 N1 w& S2 L$ u4 i y
前言 最近几年电路板非常流行所谓的「meander」导线,然而这种不规则(zigzag)导线随着clock频率不断提高,设计人员也意识到必需使导线pattern尽可能完全相同。理论上从driver端至接收收端(receiver)直线距离有可能完全相同 ,不过事实上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长时,导线pattern势必成为不规则形状,有鉴于此本文将透过实验结果,深入探讨直线状与不规则状的pattern差异对电路的影响。 实验步骤 图1是实验用印刷电路板的外观,阻抗(impedance) Zo为50Ω,共有A~G 7种线路图案(pattern)( 图2),pattern长度都是290mm,由于不规则layout因此pattern长度被压缩成150mm,如图3所示电路图案都无直角弯曲设计。四层电路板为四层板总厚度1.6mm,第一层装设电子组件,第二至第四层分别是接地层(earth)、Vcc层与电路图(图4),辐射资料是根据3米(meter)法则水平放置电路板量测水平偏波。 ![]()
8 U- S1 p" {$ T m2 S$ u% L图1 电路板的外观 ' B% `4 t; @% D, ]
图2 7种线路pattern对特性阻抗的影响![]()
& k- x+ r- v: K( t9 S图3 线路图案弯曲与特性阻抗 Zo 的变化![]()
y! Z* w! A7 }7 z% E% `图4 实验用电路图5是上述实验所获得的辐射资料。如图所示7种线路图案都有长70mm的直线部分,E与G的线路图案的频率为650~850MHz,直线部分长度为130 mm的;D与F的线路图案有频率为350~450MHz,具有较多的辐射。- K+ O9 v! i/ J# W" ?% f0 p
若将电路板的诱电率ε列入考虑,并且假设电路板上的光速为 时:3 X( \4 J# F V* `# J& h8 B
650 MHz的波长λ=277mm,λ/4=70mm6 a7 V8 a/ q: F/ A6 d
650 MHz的波长λ=514mm,λ/4=130mm+ p! C1 t4 ~5 O! b" L* D* B3 Z
依此就可推论「线路图案直线部分」与「造成辐射最大值的波长」两者的关连性,也就是说线路图案直线部分长度较短的A、B、C三线路图案的辐射较低,相形之下D、E、F的辐射比较大;凹凸集中的D、E、F的辐射比凹凸分散的A、B、C大,G则无法纳入检讨范围。! P }: F+ _. g% |
4 X* \, L( Y& ?6 T; e$ e
6 }) }+ S5 D" _. @$ `8 d* M
![]()
, n' L$ |7 X4 f" y# j% \- ~6 Y5 R: f4 ?" t# @: s
9 n2 }* d( N) w; `, ^+ j# @6 [* g: ^% Z- v8 h
: @- [5 v0 ~7 p3 A# Y, e) E. n' n' [" I5 V+ b4 K: Z
图5 7种线路图案产生的辐射 上述实验用印刷电路板的阻抗Zo 是利用图6的理论计算公式所获得的计算结果,为了量测类似MHz等级电路板实际动作时阻抗值,因此利用图7所示TDR(Time Domain Refrectometer)量测器检测电路板的阻抗。TDR的动作原理是捕捉电波或是超音波撞击物体后反弹的信号(echo)再将时差强弱图像画,依此量测结果如图8所示。由图可归纳下列三项结论:
- W$ O, \6 L4 F& g(1).编号G的线路图案除外,其它线路图案的阻值Zo 并无明显差异。6 R: ~# S0 J9 R8 ?
(2).编号C、D的线路图案,输入端子正后方如果有凹凸时,其附近的阻值Zo 很高。
& m& E$ S7 U( w6 R- g5 h) G8 u(3).编号G的线路图案特性极差。+ f9 I/ K" a: E `! B% K
必需注意的是包含编号G的线路图案再内,线路图案的「物理长度」物理长度皆为290mm
, S$ W$ U. f; \1 b' B1 H% z2 @" W I0 S3 Q' w1 k& O' j
图6 板上的线路图案种类电路
6 w5 L0 v- V: W3 G: s 图7 电路板的线路图案特性阻抗量测系统
4 j4 L$ s$ c- A图8 7种线路图案利用TDR量测的特性阻抗值
相较之下「电气长度」亦即330-152=178mm几乎成一定值。由以上结论出现下列两个疑问:2 i: b" X7 w5 p& y+ ]
(1).一般都认为「电气长度」与「物理长度」,可是线路图案弯曲次数亦即凹凸次数与长度的关系为何? p* s& n8 Q( x9 n( {
(2).半导体厂商对阻值Zo 的误差量一般都设为±10%,上述实验证明事实上误差量可低于±5%,不过半导体厂商将来要如何定义输入阻值?9 e6 y/ L# M J
有关第(1)项的质疑例如图8所示线路不规则为 ,图案全长为L时:/ E# R% n/ w6 r9 f- F
L=
" }7 m) }4 ^1 k# h9 P4 e, ?的关系会成立,式中的 亦即信号行进横向合计尺寸与线路不规则n无关,也就是说必需抑制L的 ,如此一来为了增加 必需减少 ,因此图9的线路不规则次数越多,图案的 必需设法使它变得更小,然而图8的不规则线路却未发生L阻抗成份,且图的信号未依照 路径行进,却由 路径行进,主要原因由如图10的说明便可获得合理的解释。
/ n# c$ I) H9 f: l" U3 U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