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
查看: 3062|回复: 67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晒作品(1对2DDR,并列)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8-10-19 14:52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EDA365欢迎您登录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晒作品了高手过来看看12DDR,并列等長做完了,ADDRESS誤差100Mils,DATZA誤差50Mils,歡迎大神批評指教。
; q& H7 p% r: f  q& _

test.zip

528.66 KB, 下载次数: 69, 下载积分: 威望 -5

1对2DDR,并列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推荐
发表于 2018-10-19 16:51 | 只看该作者
优点我就不说了,说几点缺点。3 C) M4 X2 _% ?
1.这是ddr2的常规做法,若是ddr3这种没法用要用串推式走法,地址小组要同组同层。
- N+ b5 l( P. Q* ^' x) t# K) S& C1 v2.布局还能再紧凑一点。在近点滤波电容没有布局完就开始布线,后期浪费时间优化布局。
& ?3 U) T- ?$ \* M. s- R3.建议习惯用5mil的常规线宽,要考虑加工的公差和工厂匹配阻抗而调整线宽。
. i7 l! O) E" i: `4.目前作品中未达到3W规则。尤其是绕蛇形线用3倍线间距。
9 I: P. u! P1 i8 J" O/ G这样的方案,要多加修改。这种情况是无法拿来使用的。

点评

谢谢分享!: 5.0
真的感謝這個論壇 有這麼多討論的空間 讓自己可以更進步 老哥 您說的想法概念都不錯 我聽進去了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22:05
谢谢分享!: 5
  发表于 2018-10-19 21:58
我看了allegro 2018冠軍作品 已經非常優秀了 如果CLK要求通通包20MILS的 GND 不知道能否做到 可能還需要調整一段時間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21:57
緊湊 也說對了 呵呵 我把零件推的比較開一點 還能再縮 再如何說 allegro的用戶是幸福的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54
來allegro論壇 也是來觀摩學習 也是希望能夠對思考方式有提升 你唯一說的三倍使用allegro 我真的找時間玩看看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52
沒放電容 主要是因為這檔案想呈現的是 不使用sigxploer 也能做到等長沒錯 做產品時 你的說法是對的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50
ddr3更好做 更簡單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41
您們的相同思考邏輯都與我以前公司相同, 我也是想理解一下差異性在哪裡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40
換線寬真的沒有很久耶 allegro這麼好換線 推一推 一點點時間而已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39
老哥 在這個論壇上很少看見 T點的檔案 我們的差異在於您們使用破解版 可以用Sigxploer 您有沒有你的作品給我參考一下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37
不能用是你說的 根本不用改很久 然後你說同組同層 目前有做到 DDR2是這種做法 你可以快速找到一些問題 表示有參考的經驗 三倍嗎 西西 我用PADS做有比這個大 用ALLEGRO三倍嗎 我玩看看 另者 我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9:35
这位高手的论点非常中肯,经验十足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57
这位老兄说的中肯,还有改进的地方,受教了,来论坛是回馈以前受到论坛高手的帮忙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53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推荐
发表于 2018-10-23 14:30 | 只看该作者
基本算及格了,问题不少。& l$ d8 Z3 c( d- U& A3 x# p7 o- ?
1,这个引脚分布应该用菊花,虽然2个菊花,T型都可以。当然你可能只是试试你的等长策略。
# o5 U! }5 n2 R/ ]( Q, d# r) l2,用MATCH GROUP也不复杂,可以尝试我发的skill,只需要5秒设置完。/ Z! T; U2 |0 ~% W
3,等长是时序手段,而不是目的,不绕等长才是最好的,所以画完先优化走线走向看还能缩短不,而不少直接找出最长的直接把其他线长网上靠,同样的,DQ+DQS要求的是组内等长,而不是所有bit等长,0-7即可,而且合理利用组内的DQ互换原则,可以大幅度降低走线长度和绕线复杂程度。我没试,但这么弄出来的绝对比现在好。
5 f) o4 D) m3 \8 v: |3 v' T4,同上,有了同组同层,你的DQ就简化了,DQS也不用在表面走那么远,这个在高频时候还要考虑表层内层传输速度+过孔长度问题,没必要复杂化0 u' f9 E! F4 v1 U
5,相对于时序同样重要的还有阻抗,串扰之类的,临层处理原则是十字交叉,,同向的话错开走亦可。
$ E( G- v8 Q% Z1 E7 o2 O9 Q& ]+ C6,同样的,绕线也是串扰,间距X3以上,时钟有空间继续拉大。你等长做好了,时序好点,但是绕线自己反复耦合信号会很差,眼图将来一塔糊涂,可能还不如不做。

点评

這位前輩 高見 你的理論與我們實際面比較相似 當然這板子 我做的很不足 主要原因是Allegro 不夠熟練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25 17:36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推荐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6 | 只看该作者
leleeda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30
( i* `  Q& u- r# E( W. O% l7 M我觉得那个回复说的没有问题啊,本人画了N多年板,接触的也有上千块单板,各种ddr都见过,各种变态要求也遇 ...
$ r+ ]: }8 r: J2 _3 T& V
好吧,这位大哥说的也有道理,我以前的公司也是都是你说的这种模式,但是我们广达有一件式shielding罩住走线,都是因为我司的一些规范,参考层不相迭也行,您建议的方式该是几层板,我没有放入shielding罩住给这个档案。
T点的教学,我们老早就在PADS上面实现过了,ALLEGRO的原厂指导也有使用T点,但是你去看我里面的设定,使用PIN PAIR,从CPU看到第一个DDR,再从CPU看到第二个DDR,我最早也是使用T点,但是现在不使用ALLEGRO最进阶版本的设定,就可以实现这种等长,希望您可以理解。碍于我司的一些限制,导致于这种局面,如果可以选择,我觉得走正面背面也是一种选择,我们射频部门的限制太多,天线都在表层散射。可能观点不同,这是一种限制,我到你司就用你们的作法。一种无奈的回答。
  ?* m' \8 M) p3 _" `

点评

有时间 多变态 都可以啊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8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9-11-20 15:05
  • 签到天数: 2 天

    [LV.1]初来乍到

    2#
   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 | 只看该作者
    本帖最后由 Colbie 于 2018-10-19 15:37 编辑
    + u9 F, B5 e3 I+ d& N/ L1 ?7 Z/ a- J1 ?
    总体很不错,因为布线层数相对较少,有一定难度。
    ! k! b" P* U/ p$ A建议:1,中间T点的孔可以稍微排列整齐一点(个人有的强迫症)          2,因为最中间两个布线层是相邻平行层,建议局部注意一下布线不用完全重叠。" f; H% K" W4 l. V3 g+ ~: q, h+ k

    点评

    抱歉啊,近日情緒比較積動,中間T不對稱是故意的,主因是因等長限制還有包地的要求,真實檔案其實穿越也行,換成十層板就多兩層地,有個可以改近就是繞線gap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20 18:05
    公司内部做六层板,做八层板来练练手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02
    看过太多所谓说自己强迫症的,程度都停在那里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9
    参考层的选择,有经过思考过,多少重迭可以去修,不过您们都喜欢走表层,可能是种习惯吧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7
    中间对称那是板子够大用贴的,您说的我理解,故意做不对称形式。另者您说的参考层问题,那是您的认知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3
    小弟玩pads时间比你应该还要久,在allegro中 完全没必要这设定T点,那是您对原厂的错误认知,没听懂不想解释,留给高手来讨教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38
    智商不夠喔 根本不需要T點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32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3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32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* f/ U! L* R* d$ Z& \
    建议:1,t

    + P5 s9 p" k. [! E3 z  e9 h0 s智商不夠喔   根本不需要T點/ I- d% ^3 o  o3 {9 l
    9 o  U; h; [  y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4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38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
    ; h& a$ t( h9 }2 E+ C建议:1,t
    4 p  c! S2 I: v1 N3 Q7 z/ y
    小弟玩pads时间比你应该还要久,在allegro中  完全没必要这设定T点,那是您对原厂的错误认知,没听懂不想解释,留给高手来讨教。

    0 j+ D' k) o) t5 O3 H9 i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5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3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
    & z4 l5 H& o5 J$ M+ o1 [  \  A8 \6 ~0 d总体很不错,因为布线层数相对较少,有一定难度。
    1 O% z4 E3 l: q6 t建议:1,中间T点的孔可以稍微排列整齐一点(个人有的强 ...
    / @! s1 Z* F3 r5 e, S
    中间对称那是板子够大用贴的,您说的我理解,故意做不对称形式。另者您说的参考层问题,那是您的认知。
    9 F, T6 b/ f5 G  Y  [8 c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6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7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0 R+ Z4 A- g' a& G! f  M
    总体很不错,因为布线层数相对较少,有一定难度。
    * b0 S# |7 }6 f+ X7 h建议:1,中间T点的孔可以稍微排列整齐一点(个人有的强 ...
    " \) b) `* b( q" q2 ]
    参考层的选择,有经过思考过,多少重迭可以去修,不过您们都喜欢走表层,可能是种习惯吧。

    ) ~. s1 @7 U2 `- v& P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7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49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" f4 O; _& h- u) q& f& k
    总体很不错,因为布线层数相对较少,有一定难度。1 T" A" v4 M; j, ?1 m5 j$ w3 V  q
    建议:1,中间T点的孔可以稍微排列整齐一点(个人有的强 ...
      r* V- z! I  U: T/ w( T/ F
    看过太多所谓说自己强迫症的,程度都停在那里。

    5 _; T* i4 m) ]& F. p5 V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郁闷
    2024-9-18 15:54
  • 签到天数: 2 天

    [LV.1]初来乍到

    8#
   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50 | 只看该作者
    上面的回复是在吵架么?

    点评

    没啊,沟通,西西,想说是高手来讨教,结果这副德性,连Jimmy大神(林超文)的程度都不到,您们有几个大神我都超级崇拜的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52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9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52 | 只看该作者
    trocipek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50
    3 d, [1 t: {" h& W上面的回复是在吵架么?

    0 O: w0 @; B, u2 i% ^
    没啊,沟通,西西,想说是高手来讨教,结果这副德性,连Jimmy大神(林超文)的程度都不到,您们有几个大神我都超级崇拜的。

    7 {' A, Q6 T: Y7 b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0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02 | 只看该作者
    Colbie 发表于 2018-10-19 15:27! D1 e% p5 Z& }9 G+ X" E1 z' e
    总体很不错,因为布线层数相对较少,有一定难度。/ c8 t. H6 u. ?: V
    建议:1,中间T点的孔可以稍微排列整齐一点(个人有的强 ...
    ' d; b2 P# W' O9 u
    公司内部做六层板,做八层板来练练手。

    & @" V+ m$ ]! k% g# @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1#
   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30 | 只看该作者
    我觉得那个回复说的没有问题啊,本人画了N多年板,接触的也有上千块单板,各种ddr都见过,各种变态要求也遇到过,很多大客户确实要求相邻层的线一点都不能重复,要求完全正交的也有。至于中间那个分叉点我们也习惯叫T点(不管是实际的或虚拟的)

    点评

    你放一個你曾經做過,類似這種T點的檔案上來,觀摩一下,我也想看看你的做法.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20 09:07
    跟您們討論完,我也有個體悟,部門這個版本不是allegro最高階,您們大家使用上還是比較喜歡T點那種設定比較快,我用PIN PAIR設定約花二十分鐘,跟最高階那個版本差也沒有很多時間,如果可以選擇,用您們的做法做也不錯.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20 08:59
    n年是幾年,年份不代表能力,目前就兩種,一種fly by,一種t點,您創造新的做法了嗎,所有誤差10mil ,clk通通包地20mils,然後差動也要誤差5mils ,要做多久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20 00:51
    好吧,这位大哥说的也有道理,我以前的公司也是都是你说的这种模式,但是我们广达有一件式shielding罩住走线,都是因为我司的一些规范,参考层不相迭也行,您建议的方式该是几层板,我没有放入shielding罩住给这个档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6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3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8 | 只看该作者
    bobtraveltous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6, I, x2 X9 S% ?  B. S
    好吧,这位大哥说的也有道理,我以前的公司也是都是你说的这种模式,但是我们广达有一件式shielding罩住 ...

    8 ]! y! }( K  ?/ P& K! m
    有时间  多变态  都可以啊
    % h. x. u( t) p5 @; ]

    点评

    我这个档案的重点在于不使用T点来实现等长观念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9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4#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9 | 只看该作者
    bobtraveltous 发表于 2018-10-19 16:48* ~: m4 @, s* z9 n. N$ n) w
    有时间  多变态  都可以啊

    1 W5 b5 O! u; V7 E7 O! R* p/ J7 c
    我这个档案的重点在于不使用T点来实现等长观念

    6 Y6 z; E) O4 \1 n* t0 {! V# `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闭

    推荐内容上一条 /1 下一条

    EDA365公众号

    关于我们|手机版|EDA365电子论坛网 ( 粤ICP备18020198号-1 )

    GMT+8, 2025-9-29 21:48 , Processed in 0.156250 second(s), 29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

    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:19926409050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