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硬件设计过程中,在很多高速串行信号中,都会使用到AC耦合电容,既然在设计高速串行电路时,任何一个小小的不同都会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,为什么要在串行链路中加入一个AC耦合电容呢?这个电容不仅会导致信号边沿变得缓慢,还有可能会引起阻抗不连续。如下:
图1 USB3.0接口信号中TX信号的0.1uF电容& w" ]1 m3 h& p) k5 K( R+ v
图2 PCIe接口信号中TX信号的0.1uF电容
图3 mSata接口信号中RX、TX信号的0.01uF电容
而常见的低速信号如232和LPC等却没有AC耦合电容的加入,如下:3 k* R) I. r% J0 ^
图4 UART、LPC接口信号中无电容6 ]4 D6 }' q. S2 F! `( K
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:
最开始要先明白AC耦合电容的作用。
1, source和sink端DC不同,所以隔直流;
2, 信号传输时可能会串扰进去直流分量,所以隔直流使信号眼图更好;
3, AC耦合电容还可以提供直流偏压和过流的保护。说到底:AC耦合电容的作用就是提供直流偏压,滤除信号的直流分量,使信号关于0轴对称。
4, 增加AC耦合电容肯定是使两级之间更好的通信,可以改善噪声容限。
5 e% j, S( r% ~6 u0 F4 w
那么怎么改善噪声容限?
我们有时候可能在选择电容时会选择小电容,觉得这样可能会将直流成分滤的更干净,但是这样会导致信号变形并且引起基线漂移。如果选择较大的电容,电容端的电压稳定的时间需要的比较长,原来一个小小的电容要求有这么多,那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这个电容呢?首先要看电容的频率、温度等特性并且选择低ESR/ESL的电容。对于电容值的选择是要通过计算来选的,如下所示:0 c4 D9 G" m; S) Y3 Z3 r
; @* \/ J6 ?5 j. w- D! V+ G3 E
这里的F是截止频率(定义电压为输入电压的0.707倍时的频率),R是传输线的阻抗,C是AC耦合电容。
当然在选择电容时,其通带的最小频率要比传输信号的最小频率要小才好,假设信号的最小频率为Fmin,则频率值为F:; Q4 M" V, L/ P, ]
F=Fmin/20# }( h1 b6 V; |
当取值为F时,99.88%的信号均会通过。4 t7 Y" i) A# w( u
前面介绍了,虽然AC耦合电容有其好处,也会导致边沿变缓慢,放置AC耦合电容时,会引起阻抗的变化,就存在一个阻抗不连续点。同时,也会引入码型相关抖动,即当电路传输的信号中出现连续的“1”或“0”时,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直流电平压降,这就会影响眼高。) ?. V6 C' i' R1 f
如何才能减小这个直流压降降低呢?
这和RC时间常数有关,RC值越大(充电时间越长,单位时间电容充电少,分压小),能通过的直流分量就越多直流压降越小。由于链路中等效电阻是相对固定的,只能调节耦合电容值了。如下图所示电容值越大,压降越小。
曲线说明:紫色的电容值最大,红色的电容值次之,粉色的电容值最小。2 q) S$ B9 f# y0 }! L
那我们就把电容无限加大吧!. J& v3 F' Z- r% z4 q
答案是:No,不行!因为,实际安装后的电容不是理想电容,除了ESR,ESL,还有安装电感,所以就存在一个串联谐振频率。电容在串联谐振频率之前呈容性,之后呈感性。如下图所示:0 ]$ z2 ^$ v5 N
电容值越大,谐振频率越小,电容在较低频率就会呈现感性,这样会造成信号高频分量衰减增大,同样会使眼高减小,上升沿变缓,jitter增加。( m# L% E9 n3 i4 i
所以选择AC耦合电容时要综合以上两点考量,一般业界都推荐0.01uF~0.2uF,最常见的就是0.1uF的电容。对于电容封装的选择不建议使用大于0603的封装,最好是0402的,或者更小。
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(https://eda365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