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|
每个创业者,生意人都会对自己的第一桶金记忆深刻。
在一家世界知名的外企里朝九晚五、平平淡淡的打了十年工的某个夏天。对打工的人来说,中午的饭后午休是很神圣的。办公桌上的电话把正在打瞌睡我的惊醒了,Fxxx, Sxx of Bxxxx,哪个蠢货中午打电话?我接起电话,里面传来我一个老同事的声音:Hi, Alan,有事和你商量一下,你找个会议室打给我。
那哥们原是我们深圳办公室的产品经理,前两年辞职自己做了个小公司,好像在卖手机配件。我当时觉得他挺逗,放着安安稳稳几十万的年薪不拿,出去做生意有赔有赚,冒那个风险干什么?
我找了小会议室,呵呵,外企里总监才有小隔断坐,小经理只能坐在大堂里。我懒洋洋的问他有什么事。他说,能不能帮忙买到X品牌手机的液晶,还说一定要原装的。我当时就说,没可能,X品牌的液晶是定制的,不外卖。他听了很失望,我和他瞎侃几句,他说这种品牌液晶价格很好,而且有多少要多少。我也没在意。
如果当时真的没有任何行动,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空手年赚千万。
几天后,我在咖啡间碰到了另外一个哥们。呵呵,外企的咖啡间的作用就是每天可以合法的减少一个小时的工作。但一个人喝咖啡是很傻的,要有Buddy陪伴,显的你人缘很好,不只是在浪费时间,是在非正式沟通。
我们端着杯子,开始瞎侃。从哪个大佬被挂起来,到休假去哪里玩,反正原则只有一个:千万别谈工作——这是“咖啡时间”。混过了二十多分钟,大家突然有点冷场,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深圳那哥们的胖脸,“嗨,你知道么?深圳离职的王胖子想买点X品牌的液晶,你看有可能么?”
我这哥们也姓王,也胖,他看了我半天,眼里有一道寒光,我想,坏了,不能在胖人前面说肥仔。他慢慢的说,要Design In。
外企里呆久的人,喜欢时不时说个洋文,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和放屁一样,成了生活不能缺少的一个习惯。
北京王胖子的意思是要开一个新项目做。我问他:要多少模具费?他稍微算了下说:150万。我想,那就没戏了。然后就各自回去座位上 “打工”,也就是熬时间。
又过了几天,深圳的王胖子又打电话过来,我和他说要Design In,开新项目做,模具150万。我估计他会说,靠,模具费这么贵?没得做。 但是深圳王胖子的回答是:给我个你的帐号,我马上给你打过来。
我和他反复强调,这PHOTO MASK的模具开了,就算他只买一片液晶,工厂也不会退。他说,风险他来担,但必须所有的液晶都卖给他。我说,要不要写个合同,你不怕我拿着你150万跑路了?他说不用,我相信你。
我将信将疑的把帐号给他,几分钟后钱就到帐了。
我约了北京王胖子咖啡间见,然后告诉他项目客户确认了。
后来有人问我,深圳的王胖子为什么不直接联系北京的王胖子?
我说:胖子都看不上胖子,他们互相不信任。
接下来的事情就像每天打工做的工作一样,先写了项目计划书:项目客户名称,规格,Forecast,流程描述……晚上花了一个小时搞定。
我把项目规格书发给深圳的王胖子,让他发给南京工厂的Lee总。Lee总是我原来的老 大,后来去了南京工厂做项目总监。Lee说这种400K的小案子、小客户不接。我在电话里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后来承诺他来北京我带他去吃全聚德烤鸭才搞定了。Lee安排了他下面的Lucy来跟进案子,特事特办,三个月后,PHOTO MASK上线。
先做了几个样品,和原来的液晶一比较,颜色有点发黄,但对比度显得更好。深圳王胖子收到样品后,先是说客户不接受,要退回订金。
我在电话里以我在外企里做质量工程师的经验告诉他,客户不接受,你可以让他Waiver(让步接受),可以给他价格优惠点;这原装的液晶设计的时候我也参与过,颜色本来就有偏黄的选项,只不过客户最后没选。
深圳王胖子后来宣传这是“台版”,所有市场的客户后来都只认可这种偏黄但对比度很好的液晶,原版的液晶反而成了“港水”。呵呵,什么也架不住流行。
北京的王胖子属销售部,南京工厂做好后,北京的王胖子把深圳王胖子的公司注册成直接客户,可以不通过分销商走货,省的被分销商无端再剥一层皮。货直接出到香港,再通过手册整体过关。客户整机出口后,还可以直接退税。
顺便说一句,所有的流程都是合乎公司规定的,我算给公司介绍了个客户。年底公司还发给我相应的介绍客户奖金。
深圳王胖子出货量非常大的时候,X品牌客户来公司询问过,公司说,和你们的液晶不是用同一个PHOTO MASK,是别的客户自己设计的新项目,颜色也不一样,对比度也不一样。X品牌客户也无话可说。
比亚迪的王传福曾经对专利保护不以为然。实际上,专利就是一层窗户纸,就看你怎么捅。
高仿,也要有技术有专利的高仿。
山寨,也要合理合法的山寨。
至于是不是空手年赚了千万,我不能说,反正项目加后续Refresh的项目一年总共出了200万片液晶。听说市场原价80多的液晶,最高有卖到200多。
就是2006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,我离开了呆了十年的外企。
走的时候两手空空,带着我做生产工程师、工艺工程师、产品工程师、质量工程师、项目经理、高级经理学到的点点滴滴。记得我1996年在生产线最早做的第一片液晶,学习使用连线机的时候,我想,自己会不会一辈子就做个生产工程师了?
现在回想起来,凡走过必留下痕迹,好好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是最关键的。
离开呆了十年的外企,来到深圳华强北租了一间办公室。
华强北的生物钟和北京的差六个小时。北京的早饭时间在八点,华强北一般人要到下午两点才吃早饭。倒不是华强北的人耐饿,主要是下午一点刚睡醒。
刚到华强北的时候,我喜欢一早就给客户打电话。过了两三个月,就不打了。因为自己也下午一点才睡醒。
来华强北的都是草根。所以华强北也特别平等。等公共汽车的人会排成一字长蛇阵。没有插队的,因为插队的都被打死了。最近两年,车辆会在斑马线让行人先过。这种文明程度在北京也没见过。
华强北的市场从经济学角度去解释的话,可以划归到充分竞争的自发市场经济。 华强北的电子、手机、电脑、安保,每个市场都有特定的区域。 每座大厦就是一个市场。 市场又细分到像电容,电感,连接器等小件。 每个小件都有成百上千家商户经营。 经营的形式又都很划一:开档口,也就是铺面或柜台。 简单说,华强就是一个农贸市场。 无论什么高科技电子产品,到了华强北,都像卖白菜——价格也是白菜价。 每个档口规模有大有小,背后的资金几十万的有,几百万的有。 几千万的基本在华强就算有名有姓了。 上亿的就算大庄家。 不超过二十家。 在华强,赚大钱的都是庄家,剩下几十万华强的商家或多或少都在为他们打工。
生意的本身都是信用积累的过程。
多数人提起华强北,都觉得华强是假货,水货,山寨货的大本营。所以华强北应该是骗子遍地,没有信用的地方。其实不然。
在华强北有档口,长期经营的生意人都是很讲信用的。多了不敢说,一般几百万的转账只需要打个电话,有时候连形式的合同都没有。
但是需要信用验证。在美国,有专门的网站和公司可以查询个人的信用积分(Credit),可以作为贷款或签订合同时候的依据。在华强北,信用验证是通过发达的同乡网络,口碑验证。遇到大的生意机会,很多人会通过喝茶,吃个饭,几千万乃至上亿的现金在几天内就可以调集完毕。项目做完后,大家按投入和贡献分成。
做生意一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,更重要的是信用的积累。古语说,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。人无信不立。信用积累的过程本身也是个人修行的过程。
我和一个潜在的生意合作伙伴相互了解时,很重要的是要了解到这个人有没有超过十年的朋友。以及对待兄弟姐妹,父母的态度。
你可以在某个时间欺骗所有的人。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某个人。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。诚信,不欺骗别人这是信用的开始。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每个人都是自己社会关系的总和。没有持续、稳定朋友圈的人一定有重大的缺陷。三国的刘备,没落的皇族之后,凭两样东西白手(空手)起家:一是桃园结义的兄弟;二是信义著于四海。
信用的另一方面就是“你要有用,能成事”。史玉柱说过,“什么叫人才,你给他一件事,他办成了;你又给他一件事,他又办成了。”什么叫信用?他答应的一件事,很快就办好了。他答应的另一件事,又很快办好了。我总结出一个“不靠谱定律”——不靠谱过一次的人会次次不靠谱。偶尔靠谱一次,吓你一跳。我年轻的时候容易轻易允诺,允诺后又发现这个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,要么没有给别人办好,要么就根本办不了。受到同事朋友的好大鄙视。
在后面的人生路途中,我会非常慎重的对待每个人,每次的沟通,每次的承诺。不轻易承诺。一旦承诺了,无论如何困难,一定做到。对儿女、对妻子、对父母、对客户、对朋友、对下属、对陌生人,不轻易承诺,一旦承诺了,一定兑现。
空手年赚千万的故事分享 之三:暴富后的考验
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
暴富最考验一个人的德行。
从一个背着房贷的打工仔房奴,一下子赚了几千万。每天感觉像在发烧。每天几万十几万地数钱的感觉,呵呵,数钱数到手抽筋。特地做了一个曲线图,每天晚上和地主老财一样瞅着上升的曲线咧着醉笑。
从没钱到有点钱这是考验一个的承受能力。先买了辆宝马;什么名表、名牌衣服,价钱都不看就买了;北京的全部高档饭馆对照着Time Out轮流吃了个遍。后来,儿子一听要出去吃饭就嚷嚷:在家吃,在家吃。
旅游,全世界去,哪贵去哪。欧美东南亚,只要有时间,买好机票就去。专挑豪华路线,五星酒店以下不住。儿子喜欢在海边挖沙子,对照着世界上最美的十大海滩去,什么菲律宾的白沙滩,马来西亚的沙巴、夏威夷、美属维尔京的Megan Bay、法国的戛纳……
感觉自己简直是天才,干什么都应该能发财。
在股市4千多点的时候勇敢抄底,呵呵,也体验了地板、地下室、地狱、十八层地狱的连续狂跌。亏了十几辆宝马后终于承认自己在股票投资方面啥都不是,就一个给庄家送钱的傻逼。一个在深圳的温州朋友在02年就赚了几千万,后来一年在澳门赌场输了上千万,我当时还嘲笑他。后来知道我的股市成绩,他说了句名言:我在澳门赌输了,我爽了;你股市赔钱,让人家爽了。靠,没读过书的农民兄弟看事情就是透彻!这就是股市和赌场不同的地方!
液晶的生意也出了个大危机。代理商眼馋我们的高利润,通过美国总部的关系告了一状,说北京的王胖子不了解市场价格,让公司利益受损。一纸调令,北京王胖子去了上海当售后的经理去了。我们出货必须通过代理商,结果这帮孙子够毒辣,一下子把出厂价格调到150元。当时在深圳时间少,不知道市场已经有变化,其他厂家的高仿已经接近出货,价格在90元左右。凭着感觉,我又下了20万片的订单,3000万——我们的流动资金包括客户的订金基本都砸进去了。
收到货的三个月内,20万片液晶一片也没销售出去。市场价格无量空跌,价格只有110元。那几个月内,有些晚上我会莫名其妙的醒来,胸口好像有千斤巨石,头发也白了好些。真是伍子胥过昭关,一夜白了头。
大部分客户还好,有个温州的任总,看液晶有空间的时候,死缠烂打要和我合作,嘴上像涂了蜜。顺便说一句,一个人对你有多谦恭,他心里就有多仇恨你——对你阿谀奉承的人转手捅你刀子的时候一定是第一个。现在液晶价格下跌,他天天到我深圳档口去闹,口口声声说我们公司挖坑骗他。最后我不耐烦,把他所有的订金退给他,所有订货的数量都重新拉回来。钱亏了可以再赚,信用损失了,再想空手赚钱就不容易了。后来,这温州的任总骗了几个潮州客户的几百万,跑路了。这是后话。
深圳的王胖子自己开了家液晶工厂,存了200万片玻璃,行情也不好,自身难保。
呵呵,都看见贼吃肉,没见过贼挨打。当个小老板不容易啊。
代理商看我们还不死,用了下流的手段,偷偷又出了10万片货给广州的一个客户。广州的客户一在市场上出货,我们这边马上就知道了——深圳华强的地下信息网太发达了,这里没有秘密。我们去找代理商交涉,他们的老大是个台湾人。在上海的时候,人们喜欢称台湾同胞为台巴子,也就是上海话里的“乡下人”。 他理直气壮,说我们三个月没提新货,他们有压力,就出给别的客户了;还说我们Photo Mask已经过了工厂的项目保护期,也可以卖给别的客户。这点上我们当时签合同时有失误,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项目会卖两年以上。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小时候,喜欢听刘兰芳的评书,里面有句套话,“万丈悬崖一脚踏空,扬子江心断缆崩舟”。2008年的夏天就是这样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。
一起合作项目的有个潮州的木总,在健身房中了“**计”:木总喜欢健身,倒是个好习惯;有个美女教练,据说身材超正点,还是什么大学的篮球宝贝,业余兼职;木总推荐了好几朋友过来办健身卡,都记在美女的业绩里面;美女教练心存感激,以身相许;木总顺水推舟,照单全收;过了几个月,美女教练拿着医院的怀孕证明,说怀了龙种,让木总负责;木总开始还挺高兴,后来一看要求的清单,笑不出了:市区婚房三室一厅,要记在女方名下,乱七八糟的费用,还有两三百万。木总开始还想耍横,很快发现自己根本横不起来:仔细一打听,美女教练的干爹是当地有名的xxx,干哥哥一来也十几个,个个都是横练十三太保。只好通过中间人约了喝茶,最后答应了个数目。
木总属于小庄,手里也就千把万,急着付现金,一定要我把入股液晶项目的钱还给他。不然,月底人家要他一条大腿。我哪里有现金?全在那20万片液晶里压着。
真是:有谁比我惨呢?小强!你死的好惨啊!
空手年赚千万的故事分享 之四:用生意的方式解决
世间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
2008年夏天,上游厂商变脸,中间有代理商下药,下游市场高仿发力,合作伙伴纷纷倒戈。原来日进斗金的生意一落千丈,真是杯具到极点。
儿子放暑假了,照例安排要出去旅游。本来是没什么心情,生意上的事情每天焦头烂额,给把刀就能砍人的状态;最后还是决定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。很多时候,最差的不是生意遇到挫折,而是失去了生活的乐趣。
我一直认为男人分五类:
一等男人,赚钱多,回家没脾气,在外是老总,在家就是为人子、为人父、为人夫;
二等男人,赚钱多,回家有脾气,在家也是老总;
三等男人,赚钱少,回家没脾气,好做家务。很多上海男人都是这样的,赚钱比女的少,回家买汰烧;
四等男人,不赚钱,回家脾气大,没事就拿家里人出气;
五等男人,老赔钱,经常不回家,逢人就说自己在创业。
全家还是按计划去了美国度假,前前后后一个多月。先飞到西雅图,然后开车到Portland。从Portland飞到旧金山,又开车去了盐湖城,黄石公园,再返回盐湖城,开车到洛杉矶,San Jose。算上来回飞机路程,总共4万多公里,正好围绕赤道一圈。
旅行是最好的学习。边走,边看,边思考。
美国是真的地大物博。从96年第一次到美国纽约,每次去对美国都有不同的认识。
这次参观西雅图的波音工厂,什么叫震撼?看着一架架波音飞机的组装车间,三天一架。据说我们出口十亿条牛仔裤换一架飞机。在San Jose登上美国40年代的Mid Way 航母,又被震撼了。有二三十种不同的飞机,都是对日作战时的配备。把波音和退伍的“中途岛"加在一起联想,显而易见,美国的霸权在可见的百年内无人能撼动。这就是现实。
另外一种震撼是美国人的胸怀太大了。在加利福尼亚海边有段三四十英里的山脉,靠海有无敌的风景,但是没有一间别墅,只有几头 牛在吃草。这三四十英里长的土地(大概是北京市区的面积的土地)是赫斯特家族无偿捐给加州政府,条件是要保留原来的未开发状态,因为这里是赫斯特家族最早发迹的地方。家族创始人希望这段风景百年后还会和发现它时一模一样。这段路要开发成商业地产,上千亿美金都不在话下。为了遵守先辈的承诺,能够抵抗住这么大的诱惑,真是太大的胸怀。
黄石公园的门口有句话,"For the Enjoyment and Happiness of th People"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快乐。1914年写在上面。今天的黄石公园和1914年基本上一模一样。整个黄石公园几百平方公里,基本是自然状态。
一个民族,胸怀就在信守承诺,百年如一,千年如一。
从美国再回到深圳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,问题还在那里,只要你不解决。
积压的液晶只走掉了几千片,还都是平价出的。看起来再不想办法,以前赚的那点钱要都赔进去了。
我有一个朋友毕业后一直在做期货,期货里面有个术语叫做“平仓”,通俗的说法是被打爆了。坐庄也会碰到这种情况。
面对堆积如山的液晶,我用90元的价格先抛了1万片。按照原来150元的进价,一天亏了60万。
心在滴血。亏钱的痛苦比赚钱的快乐是翻倍的,即使是同等的金额。人们讨厌风险,就是讨厌这种痛苦。
第二天,又是一万片。
第三天,又是一万片。
第四天,代理的台湾人给我打电话,气急败坏地说我扰乱市场,威胁说以后要停我的货源资格。后来了解到广州的另一家做这种液晶的被打蒙了,下游客户纷纷要求退货,所以投诉到代理商这里。我和台湾人说,我要平仓了。
第五天,又是一万片。
第六天,代理商带着广州的客户过来喝茶,商讨解决办法。我们在好当家订了个包间,用了五分钟,谈妥了:我把剩余的货全部转给广州的客户,按照150元结算;我们放弃工厂的直接和间接采购资格,新的项目转给代理。
每个人都在笑,外人看起来好像是几个十几年的好哥们难得的一聚。生意么,就像打牌,拿着烂牌的时候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生意就要用生意的方式解决。和和气气,不管对手是朋友还是敌人。或许,本来只有利益,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。
当天晚上,广州的客人就把液晶从仓库拉走了,一个小时后,款就到帐了。
有暴利的市场,大家都是讲信用的,谁也不会为了一点眼前的小利益丢了信用。当市场走下坡路的时候,跑路的人会多起来,把之前的信用变成现金。所以,从博弈的角度上讲,最后一笔交易时最没有信用的。
也是当天晚上,约了几个朋友,喝了个烂醉。醒过来时又是新的一天。
里面斯加莉说的,明天早上太阳照常升起,又是新的一天。
空手年赚千万的故事分享 之五:大学里的生意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出光液晶后,有一个月没做任何生意。
中间去了趟上海,上海算是我的第二故乡。18岁刚到上海的时候,穿着老土的我没少受白眼。阿拉上海人还是蛮排外的。特别是91年的时候。大上海。我脑子里还存着上海滩的“浪奔浪流...."
说实话,我还是很喜欢上海人的性格:不赚别人便宜,也不让别人赚自己便宜。
每次回上海,都像走回我青春的似水流年。
我在隔壁大学的一次舞会上认识了我的真爱,我现在的老婆。其实我舞跳得极烂,因为我听不出来舞曲里的节奏鼓点。
后来毕业后,她回了北京。我则留在了上海。
我家来自一个北方的小城镇,父亲是工人,母亲是家庭主妇。在当地还算好,吃喝不愁吧。我老婆家是北京部委的,亲戚也有部级的。呵呵,在北京,谁没有个把亲戚是部级的呢?
我刚到上海时,大一大二也曾追求过两三个女生,呵呵,结果可想而知,一个是穿着土气,二是家里没钱没背景,谁搭理你啊!
当时还是比较苦闷的,刚结束了苦逼的高中生活,带着初恋分手的苦涩来到大学,没想到就连 续碰壁,深受打击啊!高中的初恋女友后来也来到北京,在北京理工大学读完博士后,做科学家去了。我这个初恋女友很有性格,我在北京见面问她,现在研究什么 呢。她还是高中的脾气,翻了我一眼,回答说:说了你也不懂,就别瞎问了。现在可能奔着科学院院士的理想飞奔呢.
大三和同宿舍的一个好兄弟,一起在学校活动中心的地下室,地下室原来没用处,房租很便 宜,一个月300元。开了家台球房,四张台子,一张2300元。真正好的大理石台子一张要8000多,上万的也有。我和我哥们去找了一家台球案子工厂,他 们正好有旧台球案子,把外面一翻新,折价2300元卖给我们。我在当时就想:还是翻新利润大啊!
现在整个华强北九成都在做翻新生意。呵呵呵!
四块钱一小时。收饭票。饭票和钱一样,是学校里的硬通货。从下午1:00开始营业,我和朋友轮流去看场子。有人会问,你们不用上课么?呵呵,大学生哪有不逃课的,特别是大三大四。
到晚上10:00关门。基本没有空台子。一个月有3000多收入,三个月就把本钱全收回来了。把从家里借的钱还了,每月都不用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。那一年上海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是380元,1000元就是高工资了。
我从第一个月收到3000多,我就知道再小的生意也比打工强。呵呵,潮州人,温州人都是这么想的,即使去开个小店,也绝对不打工。
到了大三暑假,我和哥们盘算着在校园里开家小商店。因为现在的学校商店是在校门口进来的 靠近学生食堂地方,离学生宿舍,教学楼都比较远。买东西比较不方便。学校商店是退休教职工开的,属于垄断行业。不允许其他店开的。我们找到了学校团委,申 请搞个勤工助学的小卖部,承诺帮助8个以上的学生。团委让我们写个书面材料,也就是商业计划书,呵呵,当时还写了十几页呢,连响应党的号召,大学生要培养 动手能力等都扯进去了。
商业计划书的本质就是画大饼。
团委书记架不住我们忽悠,就找学校书记特批了一个小商店名额给我们。
小商店开在哪呢?市口要好。学生三点一线(食堂,学生宿舍,教学楼),在学生宿舍和食堂的中间十字路口时最佳地点,所有学生每天早,午,晚饭必须经过那里。但十字路口没房子。呵呵,我们自己盖。
我们一人向家里借了2万元,加上台球房还有些积蓄,就在十字路口盖了一间三十平方的小平 房。快完工了,结果有杨浦区土地管理局的人来找我们,说我们是违章建筑,必须拆除。原来门口的商店教职员工怕我们抢生意,去到区土地管理局告了我们一状。 说盖房子必须先有批文,否则是违章建筑。
学校也罩不住我们。必须拆。心疼啊,三万多的材料,人工就一下子没了。
呵呵,做生意首先要考虑政策法规,违法的事情不能做。
碰到事,不要怕,想办法。
后来,我们想了一招。建活动板房,就是现在工地上那种,外面涮好漆,也很漂亮,关键不用挖地基。不用挖地基,土地管理局就管不到,学校就可以批准。
现在还记得那家活动板房厂名字:江海活动板房厂。用了三天时间,板房就搭好了,面积有三 十多平,花了9000多。里面可以放转角的玻璃柜台。接下来就是进货,招聘看店的学生。一个小时八元,四个小时一班。下午班一个人,晚上班两个人。我们自 己也站班。招聘了**个美女大学生,班花以下不要,呵呵,当时我们店的生意绝对火爆,很多学生都过来看美女。有时候团体聚餐,我和哥们带着**个美女坐一 桌还是很拉风的,周围经常是嫉妒羡慕恨的同学眼光。我们同班的同学很少到我们店里买东西,这也是人性。
能真心祝福你成功幸福的熟人很少的,很多人希望你比较倒霉,这样他们可以不太在意自己的平庸和不幸福。
小商店的利润一般人算不出。简单举个例子,夏天卖冷饮,一冰柜冷饮进价200元,能卖400元,还要补次货。单这一项,一个月就有万元以上的利润。
我们学校不大,也就三四千个学生,这个买冷饮,那个买啤酒,还有零食,都有15%以上的毛利。
最有意思的商品是网球,学生常打常飞。当时网球一个进价0.5元,呵呵,我说定价1元吧,我哥们说,1元显得太廉价,最后定价是8元。卖的很好。
定价是生意的根本。获得超额利润往往是大家都不注意的产品。
像宜家(IKEA),就是这种定价的商家,里面的板式柜子的成本都是几百块,卖几千块,所以有几年宜家的老板是世界首富。
对食品进行简单的加工,利润也很大。
比如说茶叶蛋,一个鸡蛋0.1元,茶叶蛋就可以卖0.5元。原材料,呵呵, 一锅卤水。一天卖掉500个茶叶蛋,200元的利润。一个月就有6000元。
呵呵,现在不会小瞧街边卖茶叶蛋的吧,搞不好比你挣得多!
生意就是生生不息的主意。
再小的生意也比打工强。这是我反复的体验。
但是,我还是选择打了十几年工。
呵呵,生活是螺旋的,直线的像黄光裕,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当年我开小商店的时候,黄光裕也在开电器店。只不过他连续开连锁店,我却只是把小商店看成一种游戏,因为觉得自己是读书人,这种没文化的人做的事情我怎么能把它当真呢?读书人有个大问题,太清高。不务实际。
我骨子里是个读书人。年青时总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帝王将相才是人生正途。《史 记》,《资治通鉴》看得太多,特别是《史记》,韦编三绝,史家之绝唱,无亚于离骚,呵呵,秦皇汉武,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,帝王将相宁有种乎?匈奴未灭,何 以家为的冠军侯霍去病,白首未封侯的李广。。。多畅快淋漓的人生。 生意人么?总是社会支流。
呵呵,读书也有些好处,我老婆一见面就被我侃晕了,北京人能侃,我更能侃,从圣经,到浮 士德,到亚里士多德,罗曼罗兰,尼采....特别是我能大段大段背诵原文,当然,这也只对某些特定的人有用,你的真爱会欣赏。其他人觉得你不切实际,迂 腐,没用,没钱,没背景。这一点要赞一下北京女孩子,特别是大院里长大的女孩子,真看中感情,不是很计较对方的经济状况等外在的因素。
实际上当时的上海,商业还处于初级阶段,在全国还比较发达的,商业连锁的机会很大。
十年后,我到华强开的档口还没有我在学校的商店门面大。
这也是上天对我的一种讽刺吧。
空手年赚千万的故事分享 之六:人生的一大转折
大学毕业就把台球房和商店一起转给了团委介绍的其他学生。后来这个团委书记也作为青年储备干部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某个部门。呵呵,这才是读书人所谓的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
我这种草根大学生也就去了当时还算比较吃香的外企,老老实实打工做工程师去了。在上海郊区,有班车到莘庄地铁站,然后坐三十分钟地铁可以到黄陂南路站。我宿舍在河南路桥,是免费的,属于合资企业的中方宿舍。早上7:10有班车在新闸路去莘庄。
黄陂南路和淮海路交叉的地方是地铁出口。沿着地铁往南走十分钟,有个小饺子馆,10元一份,还送一小碟黄瓜。沿着小饺子馆再走十分钟,有个小学校。晚上会有培训班。我就在那里读英语翻译的课程,叫高级口译。
培训班一周有四次课程,晚上7::00钟开始,9:30结束。我5:00下班,班车5:30到莘庄地铁站,6:00到了黄陂南路。6:30左右在小饺子馆吃份白菜猪肉的饺子,吃完溜达到小学校,正好7:00。上完课,走到黄陂南路地铁,坐到新闸路站,10:10-10:30有趟末班交通车到河南路桥。
两年时间,风雨无阻,没缺过课。后来考了四次才通过了高级口译考试,拿到了证书,也就是有资格在会场边上坐着当同声翻译,一个小时一千多。呵呵,有意思的是,我没当过一天翻译。
拿到翻译证书的那天,我在报纸看到一则新闻,大概意思说是工商管理硕士在中国大有前途。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:你是想一辈子重复别人说的话,还是想去开拓自己的事业?用文言文说“或致人,或致于人,何有于我哉?””Do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or sell the soda for your whole life?”呵呵,乔布斯也问过可口可乐总裁这句话。
我算了一下,当同声翻译,一天工作四个小时,一次1200,一天4800,工作15天,一个月72000,一年工作10个月,一年能赚72万。就打个对折,也有30多万,在九几年也很多钱了。就算考上MBA,到企业里当经理,一个月也就6000多,一年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。那也是要几年后的事情。呵呵,鱼和熊掌不能兼得。
我还是喜欢追逐梦想。还有三个月就是某个最有名的大学的MBA的考试了。听说有两三千人报考,招200个,是第一期。现在MBA水货多了,交了钱就能上,很多野鸡大学也乘机办了很多水班,我想,要上,就要一流,要不就没用。
第二天就去公司办了离职手续。
有时候学到晚上七八点钟,座位上就像长了刺,很想站起来看看电视。我一想,有两三千人,大概有两千人这时候都站起来了,我就再看回书;到9点钟,真的想睡觉啊。我就想,现在可能还有三四百人坐在书桌前复习;到了11:00,我想,差不多了,应该也就百八十人还在坚持。到考试成绩揭晓的时候,我比分数线高2分。
做人就是一种修炼,不放弃,要做就要成功,要么就不做。吃下苦中苦,方能胜人一筹。战胜任何人都容易,战胜自己最难。
放纵很简单,一念就可以;坚持最复杂,要千百恒心。同样的事情重复两年,同样的饺子吃两年,同样的路线走两年,你就大大地不同了。
忍耐平凡,重复,枯燥,不被所谓的繁华世界所诱惑,保持一颗平凡的心,平淡的心,平常的心。这三心后面是一颗雄心。虽然现在家徒四壁,两手空空,会当风云聚会,就一定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
罗曼罗兰的克里斯托夫里面有句话:再伟大的英雄也难免有卑劣的情怀,但绝不会为卑劣的情怀所战胜。
考上MBA的第一个月,人生中的一个大转折来了。
我一个大学同学的父亲在上海科委工作,说有家大的民企要找个办公室主任,让我去试试。主要看中我英语不错,有翻译证书;也有一定的企业经验。
我当时正好没工作,手里的积蓄也折腾差不多,读MBA的学费还是问我老婆借的(当时还是女朋友)。
去面试很顺利,企业是做钢管和钢材起家的,老板五十岁,女强人。据说当年是上海女首富。名字我就不说了。太敏感。她对我很不错,就称为蔡姐吧。
当时面试时,蔡姐的办公室就把我惊呆了,太大了,从门口走到她办公桌前要有几十米,如果送急的文件话,要一路小跑。呵呵,以前皇宫里的太监都能跑,我当时就明白为什么了。
办公室主任说白了,就是跑腿的。
还好我只做了半年就离开了,要不现在都能跑马拉松了。
蔡姐当时有两个大项目在做,一个是浦东边上新的轧钢厂,还有一个是虹口的一个地产项目,叫xx城。都是投资十几亿的项目。
我主要负责安排会议,还有一些投资的外商来的时候做翻译。
蔡姐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。每个大富豪都是。至少起家时都是。
比如说,轧钢厂实际投入她自己的投入并不多,关键是批文,因为这是国家和上海市管控的。 当时上海有宝钢,自己也有轧钢厂。有了批文后,通过集团的海外联系引进了两家海外投资商,呵呵 ,为什么不是一家,这里面有讲究。然后再拿着投资意向找浦东政府批土地,拿了土地抵押给银行贷款建厂房。
我负责的总裁办公室有四个人。一个机要秘书,一个公关经理Linda,一个司机班长,一 个文秘。人不多,但个个都不是善茬。特别是公关经理,是个典型的上海女孩子,盛气凌人,当然,长得没话说,一双媚眼,不用说话就把你说服了。本来她是要顶 替原来走的办公室主任,结果我来了,她自然火大,一直给我下眼药。机要秘书室蔡姐的侄女,最喜欢直接找蔡姐汇报。司机班的班长是个老上海油条,平时 笑**,你稍有安排不好的地方,他就出你的丑。文秘也是从外企过来的,赚钱不多,一身名牌,好像找了比较有钱的男朋友,动不动就撂挑子。
蔡姐是个典型的工作狂,下班没点。
我一边要上课,一边要周旋下面的四大金刚,最主要的还要陪吃陪喝。回来还要整理会议纪要。
这些还都好,最主要的是心里发毛。
蔡姐经常向我描述公司的远大前景,上市,海外上市,给你些原始股,一旦上市,你就是公司元老,跟着我,没错的。好像自己离千万富翁也不远了。
还好,我还是读过些书的。读过南德的牟其中,总感觉蔡姐这生意大的邪乎。
大概,进公司半年的某一天,蔡姐把我叫进办公室,说,最近公司比较忙,你能不能把MBA课程给停了,反正读那也没用。
我骨子里就是个读书人。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我当时就对蔡姐说,那不行。
蔡姐也愣了一下,缓缓的说,你再考虑一下?我知道她是指千万的原始股票的事情。
我说,这样吧,我看Linda能力也挺强的,最近我还要考试,就先不来公司了,让她先替我下吧。
然后,我慢慢的退出那间巨大的办公室。
人不可以有傲气,但是不可以没有傲骨。
不管对方是亿万富豪,帝王将相,还是华强北的做小生意的,我的眼光都是平视的,我就是一个读书人。呵呵,千万,别说是纸面财富,就是千万现金,让我放弃继续读书,我也是不会考虑的。
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离开蔡姐的公司,生计又成了问题。上海的生活成本还是很大,MBA读书也很花钱,同学应酬,课程考察,旅游,都是钱花出来的。
还是回到外企老老实实打工吧。
没想到一晃就是十年。
离开蔡姐公司的半年后,有天在电视的东方110栏目上看到了蔡姐, 身穿囚服,带着手铐,据说是诈骗外商资金。不多说了,太敏感。
生意和诈骗就隔着一层纸,空手套白狼,没套好就被狼叼走了。
注:本文只是在讲故事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。
本系列文章作者:黄云(ID:从五百强到华强北)
关于我们|手机版|EDA365电子论坛网 ( 粤ICP备18020198号-1 )
GMT+8, 2025-4-19 18:23 , Processed in 0.078125 second(s), 22 queries , Gzip On.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:19926409050